回覆聯合報教育線記者馮靖惠專題報導訪綱: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一)潮流:技職教育的「當代適應」須面對生產技術更迭週期越來越短) |
(→(二)產業升級:台灣經濟須越過中等所得陷阱) |
||
第 22 行: | 第 22 行: | ||
====(二)產業升級:台灣經濟須越過中等所得陷阱==== | ====(二)產業升級:台灣經濟須越過中等所得陷阱==== | ||
− | + | 二次大戰之後,由開發中國家轉型為已開發國家的國家的只有台灣、韓國、新加坡。就台灣來說,產業的內涵改變極大:很多過去高職畢業就能勝任工作,主動「騰籠換鳥」移往境外。讓原來讀完高職或專科就進入職場的年輕人,有更多機會唸到技術學院或大學。 | |
+ | |||
+ | 當然社會是多面向,行業人才橫向的覆蓋度也很重要,這個社會同時也要給水電工,打掃阿姨,月嫂們機會。 | ||
===一、請您談談當初教改主張「廣設高中大學」,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之下,是如何針對技職教育進行改革?為什麼仍有人認為,技職教育在教改後卻未獲得和高中大學同等的關注對待?=== | ===一、請您談談當初教改主張「廣設高中大學」,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之下,是如何針對技職教育進行改革?為什麼仍有人認為,技職教育在教改後卻未獲得和高中大學同等的關注對待?=== |
2024年3月17日 (日) 22:38的修訂版本
目錄
○、時代潮流與共同背景
(一)潮流:技職教育的「當代適應」須面對生產技術更迭週期越來越短
理察·漢明在《科學與工程的藝術》(The Art of Do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中提及:人類社會每隔 17 年知識就會翻倍,而每隔 15 年知識會有一半又會過時。科學、知識、技術都在呈指數成長。所以職場技術迭代的節奏也越來越快。 30 年前,台灣技職教育的狀況,就已經悖離技職教育的「當代適應」格局甚遠。試想職場技術更迭週期已小於十年,一門技術從出現,到被寫入課本,到蓋實習工廠,到第一批學生從一年級上學到畢業,等他們進入職場,使用得大多已是下一代的技術了。而這種學用落差在當代,根本就是「新常態」。
在技職教育領域成功實現「當代適應」的國家,以德國為代表:深耕於「產學合作」,每週學生有幾天不是待在學校,而是待在生產的第一線上,看到的和學習到就是當前正在運用的技術,以及圍繞著這些技術的新生態。
德國的職場經常設有教室,這是為了利於技職教育的學生能夠直接參與生產第一線,獲得實際工作經驗。德國職業教育體系融合了理論學習和實習經驗,學生一部分時間在職業學校學習理論知識,另一部分時間則在企業實習,直接參與工作。這種教育模式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旨在為學生提供全面的職業準備,包括專業技能、工作經驗和職業素養。
但同時德國的職業教育體系因為其特有的設計,「過早分流」的問題也持續受到關注和討論。這個體系要求學生在相對較早的年齡就做出選擇,決定是繼續普通的學術教育,還是轉向職業教育與培訓路徑。
過早分流的問題在於:它可能限制了學生未來的選擇和發展機會。一方面,這種系統有效地為經濟提供了專業技能的勞動力,有助於降低青少年失業率;另一方面,也可能導致一些學生過早被迫做出職業選擇,而這個選擇可能基於不成熟的判斷或是外在壓力,而非學生自身的興趣和能力。
此外,這種分流還可能加深社會階層之間的教育不平等,因為來自不同背景的學生可能因為種種原因被引導進入不同的教育路徑。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德國職業教育體系也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靈活性和後續轉換的機會,使得一些選擇了職業教育路徑的學生仍有可能通過進一步的教育和培訓進入大學或其他更高層次的學術領域。
對舉世潮流進行「當代適應」,教育應該怎麼走呢?
- 「Go basic」:更聚焦於最基礎、最核心、最有槓桿力的知識與技能。
- 跨領域去學習其他行業最基礎的知識與技能,成為最懂行的「外行人」。
- 用群學去幫自己達成以上兩點。
(二)產業升級:台灣經濟須越過中等所得陷阱
二次大戰之後,由開發中國家轉型為已開發國家的國家的只有台灣、韓國、新加坡。就台灣來說,產業的內涵改變極大:很多過去高職畢業就能勝任工作,主動「騰籠換鳥」移往境外。讓原來讀完高職或專科就進入職場的年輕人,有更多機會唸到技術學院或大學。
當然社會是多面向,行業人才橫向的覆蓋度也很重要,這個社會同時也要給水電工,打掃阿姨,月嫂們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