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楊逸帆、蘇仰志討論:修訂版本之間的差異
出自福留子孫
(以“分類:各方討論<p style='text-align:right;'>2020.10.21</p> ==狹義的平台化== #狹義的界定: {{:平台化/界定}} #平台化系統 {{:平台化/堆...”为内容创建页面) |
(→以跨校選修為例) |
||
第 8 行: | 第 8 行: | ||
==以跨校選修為例== | ==以跨校選修為例== | ||
{{:平台化/跨校選修}} | {{:平台化/跨校選修}} | ||
+ | |||
+ | ==[http://jendo.org/files/福留子孫/91-108年度全國教育經費數額分析.xlsx 全國教育經費大勢]== | ||
+ | {{:政府教育經費跨年分析}} | ||
+ | |||
+ | ==基金別預算是潮流須走的方向,卻被誤用== | ||
+ | #跨年度調度,不會例行性地破碎花掉。滾存幾年,一次上馬個大政策。 | ||
+ | #搭配教育經費保障比例。 | ||
+ | #可以同時管「官民」經費。長期有利於台灣走向「開放政府」(常民政治)。 | ||
+ | #第一線執行端有有效運用的誘因。學校分基金:這在高中和大學效果不錯。 | ||
+ | 誤用: | ||
+ | #結餘繳庫不滾存。 | ||
+ | #把不相干的教育預算包進來。 | ||
+ | 對策: | ||
+ | #與教育部聯手,並依法訂定基隆市的自治條例。 | ||
+ | #釐清各級相關單位的「權責」。眾人之事權責相符則成,權責不符則敗。 | ||
+ | #聯手市長,與財主部門溝通。 | ||
+ | |||
+ | ==基隆近三年的收入與教育支出== | ||
+ | <table class=nicetable> | ||
+ | <tr><th></th><th>總收入</th><th>舉債</th><th>淨收入</th><th>補助收入</th><th>自有財源</th><th>教育支出</th><th>教支/自財</th></tr> | ||
+ | <tr><th>106年</th><td style='text-align:right;'>19,782,530,510 </td><td style='text-align:right;'>2,665,540,996 </td><td style='text-align:right;'>17,116,989,514 </td><td style='text-align:right;'>7,893,675,114 </td><td style='text-align:right;'>9,223,314,400 </td><td style='text-align:right;'>4,500,134,108 </td><td style='text-align:right;'>48.79%</td></tr> | ||
+ | <tr><th>107年</th><td style='text-align:right;'>20,648,357,147 </td><td style='text-align:right;'>2,600,000,000 </td><td style='text-align:right;'>18,048,357,147 </td><td style='text-align:right;'>8,875,062,286 </td><td style='text-align:right;'>9,173,294,861 </td><td style='text-align:right;'>4,883,549,168 </td><td style='text-align:right;'>53.24%</td></tr> | ||
+ | <tr><th>108年</th><td style='text-align:right;'>22,683,874,619 </td><td style='text-align:right;'>2,800,000,000 </td><td style='text-align:right;'>19,883,874,619 </td><td style='text-align:right;'>10,198,304,760 </td><td style='text-align:right;'>9,685,569,859 </td><td style='text-align:right;'>5,186,040,297 </td><td style='text-align:right;'>53.54%</td></tr> | ||
+ | </table> | ||
+ | |||
+ | 全國平均為:46.8% |
2020年10月21日 (三) 11:00的修訂版本
2020.10.21
狹義的平台化
- 狹義的界定:
- 本文所稱的平台化,是指:以網際網路的資訊平台,去媒合特定社群的資源共享,以達到僅靠少量資源補注,即可使共享資源的質與量能維持在一定水準以上,足以長期對抗折舊。
- 從三要素進行五點思考:
- 要素一:資源,對於某種「明確資源」的進行合作與共享。一般的譬喻是「水」。共享資源通常是「公共財」(某甲消費了,不會減損某乙的消費,如:知識、用過的舊品、閒置的資源)。
- 要素二:平台,有固定的域名或網址(URL),做為資源的集散地或媒合平台。一般的譬喻是「水缸」。
- 要素三:社群,在平台上合作創造資源與共享資源有長期的受益者。一般的譬喻是舀水來喝的人。
- 對抗折舊:合作與共享的好處大到一部分社群成員願意 maintain 平台, maintain 的強度足以對抗平台資源的自然折舊。一般的譬喻為「舀水補注水缸,使水量不致枯竭」。社群合作對抗折舊的程度,可分為三種結果:
- 超過折舊,這時平台化活動即會自動成長。
- 約略抵消掉折舊,這時平台化活動可以自我維持。
- 略小於折舊,這時平台化活動可否自我維持,就要看有沒有來自外部的補注了。
- 補注:如果社群合作對抗折舊的程度,無法完全抵消全部的折舊,但能抵消大部分的折舊,如果有來自外部的補注,也能長期維持。
- 提議一個平台化項目,要一點一點地經過以上五點的檢核。如果通不過以上五點的檢核,那就要用「燒錢」的方法來推動,優先得考慮:燒的錢要從哪裡來?能燒多久?有沒有辦法在錢燒完之前將服務平台化?
- 平台化系統
4F | 約< 10人 | 班本教育 支援平台 | 實驗教育 的AI課 | 台中科學 探究五日遊 | 川西行 動學習 | 整理補 助要點 | 論述 與實踐 | 資源池 | 人 本 中 國 |
---|---|---|---|---|---|---|---|---|---|
3F | <30人 | 推動部分班級 辦理實驗教育 | 全民科 學平台 | 不錯學群 | 海星培力 | ||||
2F | 300~ 500人 | 跨校選修聯盟 | |||||||
1F | 1000人 | 均優學習論壇 / 均優 2.0 推動小組 |
以跨校選修為例
平台化(2F):
- 資源:課程資訊、場地、實體公共學習資源、線上學習資源
- 平台:
- 官網(urclass.net)
- 臉書社團(宣佈和討論)
- E-mail群組
- line群組
- 聯盟治理群組
- 用於單一課程
- 社群:
- 修課者
- 開課者
- 各團體
- 獨立教育工作者
- 聯盟治理群組(年繳2000元)
- 對抗折舊:
- 修課者:註冊,看臉書社團、E-mail公告,參課
- 開課者:提供待用課,參與共推課,官網上撰寫開課公告,維護交通資訊,配合學分認證,參與學習需求調查。
- 各團體:透過本平台培力之人才,減輕課務準備負擔,推動倡議。
- 獨立教育工作者:獲得收入,發展合作網絡。(如結交一群人分工合作開設大課程)
- 補注:15萬/年
目前的工作者:丁志仁、游士賢、黃鈴諭、陳東玉、金詩晨
目前預定的聯盟治理群組:
- 振鐸
- 政大實驗推動中心
- 社大全促會
- 台北市實驗教育創新發展中心
- 新莊社大
- anita(暫代表學習者)
- 吳啟新(好土氣,暫代表獨立教育工作者)
全國教育經費大勢
右圖是民國 95~114 年,政府年收入與教育經費之間的變化:
- 我國法律對政府編列教育預算定有下限,只能編更高,不能編更低。這個下限以政府前三年歲入淨額乘以一定比例,此比例在民國 100 年是 21.5% ,目前是 23% 。
- 台灣政府的租稅負擔率常年佔 GDP 的 13%
- 歲入淨額不含舉債收入,教育經費沒有要舉債辦教育。
- 由於這種制度設計,只要政府收入增加(不管支出是不是也增加),教育經費編列下限就會跟著水漲船高。
- 最上方為政府歲入,唯一的凹陷是 2008 金融海嘯,除金融海嘯外政府收入會自然成長。如民國 92 年是 1.85 兆, 112 年增為 3.89 兆二十年間增加 20409 億。
- 造成教育經費數量及增長斜率約為政府歲入的 ⅕ ,教育經費長期而言年增 228 億,每 4.4 年要增加約 1000 億,如果以現在的增幅,每兩年教育經費的應分擔數兩年就會增加 1000 億。
- 教育經費下限在民國 95 年是 4019 億,二十年後的民國 114 年是 8357 億。增加了 4338 億。
- 行政院一般教育補助一直維持在每年 500~600 億(均貧富)。
由於政府歲入逐年升高,過去 20 年間,教育經費法定下限每 4.4 年會提高約 1000 億。過去「去化」新增教育經費有以下途徑:
- 12年國教
- 降低每班學生人數
- 增加每班教師編制
- 節節升高的退撫支出(已踩剎車)
- 充裕水電
- 網路與資訊建設(這一輪尚閒置)
- 為國中小學生每班教室裝冷氣
-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買了大量的平板電腦
- 不排富,定額補助私立大學生與高中生學費
- 近年大量以津貼(教育券)方式補助學前教育
此時推動學前教育公共化,公校導入自主學習,正是時機:
- 應修改《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建置中央教育發展基金。
- 中央與地方政府應分工合作配置學前教育公共化之經費––透過教育經費基本需求差短補助,各縣市負擔公共學前教育的基本部分,其差短部分由行政院一般教育補助中予以補足。
我們建議增加《教育經費編列與管理法》第十三條的第二項為:「中央政府得設立中央教育發展基金,應專帳管理,教育部主管預算於年度終了時應將預算賸餘滾存於基金,供未來年度繼續使用。其收支、保管及運用辦法由教育部定之。」
其作用為:
- 中央的財源可以支持地方的教育需求。
- 建置學前教育公共化的財源籌措可以混搭年度預算與基金預算,使跨年規畫容易落實。
- 可以管理公庫財源,也可以管理非公庫財源。
- 每年教育經費法定下限得以滿足。
- 運用經費時不必急於每年用光,撙節使用可以滾存到來年最有效益的時間點來執行。
基金別預算是潮流須走的方向,卻被誤用
- 跨年度調度,不會例行性地破碎花掉。滾存幾年,一次上馬個大政策。
- 搭配教育經費保障比例。
- 可以同時管「官民」經費。長期有利於台灣走向「開放政府」(常民政治)。
- 第一線執行端有有效運用的誘因。學校分基金:這在高中和大學效果不錯。
誤用:
- 結餘繳庫不滾存。
- 把不相干的教育預算包進來。
對策:
- 與教育部聯手,並依法訂定基隆市的自治條例。
- 釐清各級相關單位的「權責」。眾人之事權責相符則成,權責不符則敗。
- 聯手市長,與財主部門溝通。
基隆近三年的收入與教育支出
總收入 | 舉債 | 淨收入 | 補助收入 | 自有財源 | 教育支出 | 教支/自財 | |
---|---|---|---|---|---|---|---|
106年 | 19,782,530,510 | 2,665,540,996 | 17,116,989,514 | 7,893,675,114 | 9,223,314,400 | 4,500,134,108 | 48.79% |
107年 | 20,648,357,147 | 2,600,000,000 | 18,048,357,147 | 8,875,062,286 | 9,173,294,861 | 4,883,549,168 | 53.24% |
108年 | 22,683,874,619 | 2,800,000,000 | 19,883,874,619 | 10,198,304,760 | 9,685,569,859 | 5,186,040,297 | 53.54% |
全國平均為:46.8%